首页 关注 > 综合 > 正文

以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张富清为原型创作的民族歌舞剧赴京首演成功 四年打磨《老兵》记录一颗初心|当前短讯

6月7日晚,以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张富清为原型创作,大型歌舞剧《老兵》在位于北京的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首演。 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萌叶 摄)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萌叶 通讯员 谭兵

三方合作,四年打磨,百名演员,只为记录一颗60年本色不改的初心。

6月7日晚,以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张富清为原型创作,大型歌舞剧《老兵》在位于北京的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首演。《老兵》由湖北省民宗委联合中央民族歌舞团、湖北民族大学共同打造。自2019年4月萌生创意,该剧排演打磨历时4年多。

走进《老兵》剧目导演、编剧团队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感受到,张富清保家卫国的忠诚初心,勤俭朴实的高尚情操并未走远。

“剧本几乎是含着眼泪写完的”

“1959年张富清带领群众抗旱成功了,陕西老家却传来母亲病逝的噩耗,他只能自己躲进大山里痛哭一场。”6月7日,《老兵》编剧张法德介绍,为了剧本创作,他曾多次前往来凤县张富清家中采访。交谈中编剧团队一次又一次被老英雄的故事打动、震撼,“剧本几乎是含着眼泪写完的。”

剧目第一章《渴望》中,通过一场欢庆的摆手舞顷刻变成“撒叶儿嗬”(土家族为逝者送行的歌舞形式),表达张富清从抗旱获胜的喜悦到天人相隔的悲痛的巨大情绪变化。

“采用两个演员同时演绎一人的方式进行艺术表达”是整台歌舞剧在艺术形式上的最大亮点。剧中,张富清角色形象由一名舞蹈演员和另一名歌唱演员共同完成,两人在不同空间中出现,在唱与跳中传递情感和塑造人物。张富清妻子孙玉兰这一角色也采用了同样的艺术手法。

“有难度但出新意。”《老兵》总导演邓兰英说,一个角色的“歌”“舞”表演分离,是此次创作中的突破点,也是最大的挑战。

张富清孙女张然画外音讲述,成为贯穿《老兵》全剧的线索。

“演出中我不断被爷爷的故事所感动、鼓舞,我也会把他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。”7日晚,张然在北京民族剧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。

真实、创新、打动人心

7日晚,演出开始前半个小时,演出大厅里已陆续来了不少观众,许多观众在巨幅海报前合影。

晚上7时30分,演出大幕正式拉开:

抗旱,与天斗一场;下岗,家属先带头;修路,苦战120天……

台上讲述的故事,深耕于张富清老英雄60年深藏功名的先进事迹,打动了现场不少观众。

“看着台上的摆手舞,有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家乡。”特地从浙江赶过来的周广德被剧中恩施山歌勾起了乡愁。周广德是恩施土家族人,在浙经商多年。

为了增强《老兵》的观赏性和艺术性,主创团队请来3位恩施本地的非遗文化传承人,将恩施土家族的传统民族文化摆手舞、撒叶儿嗬、滚龙连厢、西兰卡普等特色形式融入其中。

“这台歌舞剧生动有效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、统一性、包容性与和平性。”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崔林认为,《老兵》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智慧,具有传承民族精神、赓续审美文化的价值。

“《老兵》用短短90分钟时间展现了张富清为党、为国、为民付出的一生,既是一部人物传记、优秀的文艺作品,也是一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,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。”中国《舞蹈》杂志主编张萍观看《老兵》后有感而发。

标签:

精彩推送